我的1982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理念(1/2)

    李忠信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雖然服務行業也是進行了一些轉變,但是,這樣的一種轉變卻不是很大。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中國在建國以後,一直就是一種不講究服務質量的計劃經濟時代。

    因為那時一切商品都按計劃供應,在這裏我們可以聯係一下,這種狀況應該和建國初期時我國開始實行的計劃經濟有關,計劃供應的那種模式並不是依靠市場調節,商品往往供小於求,商品在流通中成為第一要素,而服務可有可無了,從供應者到購買者都忽視了服務。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商品流通忽略了消費者概念,導致消費行為價值不完全。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商品製造也飛速發展,供大於求的市場供應狀況促進商品流通進入市場化狀態。

    消費者角色定位越來越清晰,服務隨之成為主導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忠信公司在李忠信的引導下,一直有著一種服務層麵的服務,雖然沒有達到顧客就是上帝,卻也是一切為了顧客而著想。

    我們所說的顧客就是上帝這個事情呢!這個的由來應追溯到19中後期的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一般認為,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馬歇爾·菲爾德和他當時的手下,後來創建了英國塞爾弗裏奇百貨的哈裏·戈登·塞爾弗裏奇一同提出了顧客總是對的這一影響深遠的營銷理念。同時,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還將零售業當時所奉行的顧客自慎,即商品一旦出售概不負責的原則,改為無條件退貨。

    並在商店設置凳子等便民設施,讓那些在購貨時猶豫不決的顧客坐一坐,並建立了休息區,供過於疲勞或者興奮的顧客稍事休息以便有精力繼續采購。

    顧客總是對的體現的是一種把顧客至於工作中心,不僅出售商品並且出售服務的營銷思路。

    在19世紀那個現代服務業還不甚發達的時代,這種營銷手段自然大獲成功,甚至被服務業所接納成為一種新的準則。後來塞爾弗裏奇在英國創辦百貨公司,就是繼承了這種理念並再次獲得成功。

    但是,西方並不用上帝來形容顧客,顧客就是上帝應該是在日本歌手三波春夫的說法基礎上意譯而來。

    在中國服務行業進行思想轉變以後,顧客就是上帝似乎是一句隨處可見的口號,但在這句貌似舶來品的短語中,上帝一詞其實並沒有特別對應的翻譯。通常西方並不會用上帝這個詞來表示對顧客的尊重,往往代之以顧客優先,顧客總是對的,或者顧客就是國王等。

    更為相近的說法來自於日本,但是有趣的是這說法並非出自製造業,也不是出自服務業,而是由日本歌手三波春夫於1961年的時候提出的。

    三波春夫的原話如果直接翻譯,應該是顧客就是神,這個神對應日本神道教的多神。此言一出,即惹來爭議,媒體將這句話列為暴發戶的拜金主義的典型。為此三波春夫曾多次解釋,說自己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自己對觀眾唱歌的時候,就好像是在對神明祈禱一般。但不管本意如何,這句話迅速被服務業追捧成為口號,而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中國式意譯,顧客就是上帝這個說法就產生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