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歲月

六十一 麵審三(1/2)

    “慕遠,策論中,有一款,是限製長安人口,需向周邊擴散,我等均以為此為謬論。”房玄齡接著反駁。

    李老二這個時候也開始說到。

    “慕遠,天下名士,行商胡人,各國使臣,均到長安定居,比正可顯示我大唐繁盛,為何需控製長安人口?”

    “陛下容稟,長安城用度,日漸增多。隨關中有天府之國的美稱,產出甚多。然也不能滿足長安百姓之日常用度,現在已經經過漕運,將江南米糧經洛陽運至長安,維持長安市麵一個穩定。”

    “如若江南也遇災年,或者漕運不順,那麽長安市麵將是一片恐慌。上次長安糧價短時間上溢,聽聞就是漕運出了問題。”

    提到這個點,戶部和工部臉上一點光都沒有,那次糧價上漲,到現在還沒有查清楚。如果當時的情形持續一個月,長安絕對會大亂起來。

    對於整個長安來說,目前的繁榮,是整個大唐舉全國之力在維持的,整個關中目前所產,已經不能滿足長安城之用度了。而長安的人口還在增加,如果持續下去,或許將來真的出現李銘所說的狀況。

    李銘深知後世一線城市交通,物流,醫療,教學是如何的緊張。大唐在大周朝遷都洛陽,很大程度上就是長安實在難以供給了。最後還都長安,還曾經發生過糧荒。

    為了防止大城市的通病,還是需要提前對長安進行規劃。八水繞長安,生態環境還是相當不錯,如果人口一直增加下去,就建設房子,都會讓周邊環境發生大的改變。土木結構的房屋,需要大量的木材,長安周邊的樹都會砍光的。

    雖然貞觀年的這些大臣,文韜武略,都相當不錯,但是對於整個大唐的走向是沒有規劃的。他們都是戰術大師,對於發生的問題,總能找到辦法解決。對於黨同伐異,也是手腕嫻熟,但是涉及到城市建設,規劃,經濟運行,確實還是沒有頭腦的。

    當房玄齡,馬周,上官無忌等大臣聽到這裏的時候,他們都在心裏默默盤算。作為大唐的中樞,他們掌握大唐所有的信息,知道李銘所說不虛。可是他們無法拿出解決方法。

    李銘提出的控製長安常住人口增長,確實是一個辦法,不過這些還是需要聖斷。

    李老二對於長安周邊的情況的了解,全部來自各個州府的奏報和不良人,一般說來,大家都是報喜不報憂的。雖然州府的奏報和不良人的信息有時候會出現偏差,李老二也不會特意去關注,畢竟差別不是非常的大。

    今天聽到李銘所說,李老二才知道長安之外,百姓生活還是相當不易,朝廷近年用兵不少,所需用度還是從百姓身上出,自己天可汗的名聲是好聽,但是大唐百姓怎麽看自己,千秋萬代之後,史書是如何評價自己,他自己還是非常在意的。

    “朕翻讀策論已有月餘,其中一些論斷還不甚明了,但是,這本策論,總體上是對大唐千秋萬代,是有大用的。治國之道,如履薄冰,還需對策論一一細化,使之切實可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