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之歲月,英國的曆史演進

第44章:約翰·威克利夫和羅拉德派(1/3)

    在14世紀的最後四分之一,社會經曆了嚴重的宗教危機,與此同時,約翰·威克利夫的思想與這場危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然而,這種聯係並不容易具體解釋。在1381年,約翰的思想盡管與這段時間的社會壓力有一些關聯,但在農民中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宗教危機還是社會革命,都是對傳統秩序、等級、權威和統治的宣戰。

    約翰·威克利夫出生在約克郡一個普通的地主家庭,作為牛津大學的學者,從事著獨特的職業。他成為了巴裏奧爾學院的第三任院長,於1368年獲得神學學士學位,1372年獲得博士學位。盡管他曾遊曆許多鄉村,但從未在這些地方定居。後來,他加入了韋斯特伯裏學院教堂,但在那裏並未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將牛津視為家,專注於學術研究。與奧卡姆的威廉一樣,約翰相信宗教是需要真心信仰的,上帝的意誌是凡人難以理解的,上帝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強調上帝的仁慈和對人們的幫助,而不是人們的自由意誌。從布雷德沃丁大主教那裏,他學到了要強調上帝的仁慈和對人們的幫助,而不是強調人們的自由意誌。從理查德·費茲拉那裏,他學到了統治理論,即領主合法的統治或者權威的合法使用,取決於使用這種權威的人的善意和正義感。與帕多瓦的馬西略一樣,他更願意依賴於《聖經》和世俗權威,而不是教規和教皇的權威。

    在1378年之後,由於他的理念受到阻礙,以及兩位教皇的醜聞令他震驚(1378年大分裂開始),他更深入地追隨了自己思想的軌跡,甚至發展到異端邪說的地步。羅馬教皇和英國主教們都嚴厲譴責了他的觀點,但他的統治理論贏得了反教權黨的支持,該黨領袖岡特的約翰保護著他。然而,當他準備出版他的成果,並質疑聖餐變體理論時(該理論認為聖禮上的牧師把麵包和葡萄酒變成了耶穌的肉和血),岡特的約翰也拋棄了他。威克利夫退休到了他管轄的路德維斯教區,才獲得了安全。在1384年,他在那裏去世並被埋葬,但在1428年,他的骨灰被林肯郡的主教得到並扔進了斯威夫特河。

    威克利夫的思想並不成體係,他也沒有意識到他許多觀點中的革命性含義。但他確實闡釋過一些危險的異端理論。首先,他鼓吹統治理論是正義的,而不是組織賦予牧師統治權和財產的合法手段。他認為,世俗權力機構有權決定牧師是否喪失了正義。與馬丁·路德一樣,威克利夫也從未攻擊世俗政權,對那些攻擊世俗政權的農民他並不同情。其次,他認為教堂是所有信教者的社區,而不僅僅屬於教會等級集團。這個觀點讓他拒絕了教皇和其他教會統治者的權威。

    第三,他認為人們應該依賴《聖經》和個人良心,而不是傳統、理性和權威。第四,他得出結論:上帝預先決定了哪些人可以被拯救,稱之為“選民”("the elect"),而另外沒有被上帝選中的將要下地獄,稱之為“棄民”("the foreknown")。他反對雙重先定論("double predestination"),即上帝直接預先決定哪些人將不會被拯救而要下地獄。第五,他否定了作為整個中世紀神學核心的聖餐變體理論。他認為這一教條粗糙且不真實,盡管他堅信在人們舉行聖禮時,耶穌基督是真實在場的。最後,他的先定理論使他否定了教堂的媒介和聖禮的作用。他認為隻有上帝才能原諒罪孽,而不是牧師。在他的學術道路上,威克利夫幾乎涉及後來新教理論的所有部分,但未涉及最為核心的一點:信仰即可得救。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