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之歲月,英國的曆史演進

第43章:黑死病對英國的影響

1348年9月,當黑死病席卷英倫三島時,聖奧爾巴修道院的教士托馬斯·沃爾興罕描述了其毀滅性的影響。城鎮變得荒無人煙,死者無法及時掩埋,生還者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瘟疫不僅奪去了數以千計的生命,還對土地、勞動力和生產力產生深遠影響,使世界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狀態。 莊園經濟的衰落: - 地租萎縮,土地等待租賃者,但租賃者難以找到。 - 海爾斯歐文一年內82%的空地被重新占有,死者的後代占42%。 - 人口減少加速了莊園農業的終結,促使勞動地租向貨幣地租的過渡。 建築和宗教變化: - 瘟疫之後數十年,見證了居家建築和宗教建築的變化。 - 溫切斯特主教威廉在威爾特郡建造了一座大教堂,但規模較小,因為建築材料供應有限。 - 帕特林頓教堂的尖塔缺塔頂,問題直到瘟疫50年後才得以解決。 宗教機構的困境: - 收人減少使得宗教機構難以維持。 - 一些宗教設施麵臨貧困,特別是12、13世紀建立的女修道院。 - 修道院收入在16世紀早期農業利潤上漲之前才開始增加。 這次瘟疫不僅是一場人口災難,更為英國社會和經濟帶來深刻的結構性變革。 托馬斯·沃爾興罕所描繪的毛骨悚然的場景在這些教堂中得到了充分展現:赤裸的屍體、黃銅紀念碑展示被蠕蟲腐蝕的屍體、死亡舞蹈隨處可見。古老的傳說《三個活著,三個死了》(Living and Dead)出現在諾福克西星教堂的牆上。死者們提醒著生者:“你們的現在是我們的過去;我們的現在是你們的將來。”盡管這些形象在災難之前就為人們所熟知,但現在它們在描述對死亡的恐懼時顯得更加真實。所有這些都向觀者傳遞了同樣的信息:熟悉死亡。 賽昂布裏吉特修道院的修女們警告人們:“從內心承認,我們來自這塊土地,最終也將回歸這塊土地。” 對於生命終結的不確定性、死亡的突如其來、厄運的無法逃避,以及各種苦難和痛苦的思考貫穿我們生命的始終。棺材被保存在修道院裏,修女們每天撒一泡土,唱一段“慘痛和呼聲”(《詩篇130》)。牧師的忠告和棺材的展示都集中在不安全死亡的前景上,即在死之前沒有向牧師懺悔並得到赦免。 這種對苦難、悲痛和死亡結局的思考甚至在英國普通信徒中也變得普遍。在瘟疫期間,許多祈禱文寄給聖母瑪麗以尋求幫助,她被認為是懺悔者(“悲悼聖母”)。對於已失去孩子、擔心災難再次降臨帶走其他孩子的父母們來說,“安慰之母”成為他們請願的對象,目睹孩子受虐的經曆令人痛苦。由於中世紀基督徒將群聚視為一種犧牲,可能為今生或來世贏得幫助,因此行會經常請牧師來進行日常慶祝,為他們或他們所愛的人的靈魂祈福。 在瘟疫之前,英國從未慶祝過耶穌基督血和肉的最珍貴聖禮,更好地稱之為聖餐。但在1348年之後,對展示在聖體匣中或隊列中運行的聖主行注目禮變成了虔誠英國人的常識。同時,由牧師對將死之人進行聖體探訪成為死亡過程的一部分。然而,虔誠也可能避免這樣一個可怕的結局。教皇克萊門特六世向阿維尼翁膽戰心驚的人們保證,一個悔過並懺悔的基督徒可以避免突然死亡,隻要他參加了5場反抗瘟疫的行動。 也許黑死病這場災難帶來的最大長期影響之一是完全雇傭的出現。災難後期,英國農民相對享有舒適和安全的環境主要歸功於人口的下降,這種下降發生在14世紀,而15世紀的增長也相當緩慢。然而,即刻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並未使那些期望在英國恢複封建製度的莊園主們感到滿意。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