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愛德華一世對威爾士的戰爭與征服(1/2)
愛德華一世發動對威爾士的戰爭並非事先預謀。盧埃林(Llywelyn)王子,驕傲而充滿雄心壯誌,是盧埃林大帝(Llywelyn the Great)的孫子。拒絕臣服禮,盧埃林拒絕繳納《蒙哥馬利條約》(Treaty of Montgomery)規定的3馬克年貢。於是,愛德華決定確認盧埃林作為威爾士最高統治者的地位。在1277年7月,戰爭爆發,愛德華取得了一場漂亮的勝利,戰爭在11月結束。《康威協議》簽訂後,盧埃林隻保留對威爾士北部版圖,縮小到圭尼德公國的統治權。
然而,《康威協議》的簽訂並未為威爾士帶來持久和平。財產糾紛和威爾士土王之間的爭端再次導致戰端。在1282年,盧埃林的弟弟大衛占領了霍瓦登城堡,並號召威爾士人反抗英國人。所有自由的威爾士人響應他的號召,揭竿而起。
在1283年,愛德華再次取得勝利。這得益於幾個原因:首先,他創新地將騎兵和射手有效地結合運用;其次,采用了精心設計的戰術,允許邊疆貴族在南部作戰,同時在北部海岸圍攻盧埃林的要塞;第三,他控製了海洋,保證了軍隊糧食供給,同時切斷了與安格爾西島的聯係;最後,他擁有強大的資源後盾,雇傭了自由民組成的軍隊。這支軍隊采用靈活的組織結構,由指定的軍官指揮,為愛德華成功征服威爾士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戰爭中,盧埃林戰死,而次年,大衛經審判後被處決,為英格蘭人在威爾士的永久性移民鋪平了道路。愛德華通過下屬的官員直接統治了威爾士北部、卡迪根郡和卡馬森郡。他將英國的刑法引入新設立的郡和區,但威爾士的佃戶仍按照威爾士的法律占有土地。為防範威爾士人的反抗,愛德華在威爾士建造了大量巨型石砌城堡,這些城堡采用了先進的建造技術,成為威爾士的防禦工事典範。這些城堡鞏固了愛德華對威爾士的控製,為其實現統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英國曆史上,1293年標誌著愛德華一世統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這一時刻開始,他充分行使權力,然而,他的無節製征稅卻超過了英國人民的承受限度。加斯科涅成為這種過度征稅的代表案例。當時,愛德華視加斯科涅為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附庸國,而雙方發生了一場船隻糾紛。盡管愛德華和腓力四世一直保持良好關係,但在1293年,糾紛升級,腓力采取法律手段解決,要求愛德華到巴黎受審。
然而,愛德華作為威爾士的大封主認為自己有權拒絕腓力的要求。腓力侵占加斯科涅,愛德華策劃遠征,並對教士和俗人征稅,與佛蘭德、布拉班特、拿騷結盟。然而,加斯科涅人民抵製征稅,貴族拒絕服役。1297年,愛德華起兵入侵加斯科涅,但成果甚微。五年後的協商,雖然愛德華重獲加斯科涅,卻不得不承認腓力作為威爾士的大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