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之歲月,英國的曆史演進

第1章:國土與人民(2/2)

    不過,農業高產區隻分布在南部和東部地區。從西南部的埃克斯河口到東北部的蒂斯河口劃一條線,可以將英格蘭的低地地區與高地地區分割開來(雖然蘭開夏平原位於這條線的北麵和西麵,但它仍屬於低地地區)。英格蘭位於埃克斯一蒂斯河口線以南和以東的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穀地和平原縱橫,河流可以通航,交通便利。

    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是達特姆爾高原、埃克斯穆爾高地、威爾士山脈、奔寧山脈、約克夏高地和湖泊區。這裏到處都是山巒、岩石、荒涼的高地,稀缺的土壤和長度很短的湍急溪流。如此的國土劃分在漫長的歲月裏對英國曆史產生了影響,造就了(19世紀除外)一個落後、貧困和人口稀少的西北部和人口稠密、繁榮和先進的東南部。不斷前來的人侵者進人東南部地區,將本地居民趕人偏僻的北部和西部山區。

    英國還是一個礦藏豐富的國度。首次將不列顛納入羅馬人視野的就是康沃爾錫礦。這裏的錫直到19世紀一直是財富的來源。在羅馬帝國撤離之後,鐵成為最重要的金屬,鐵礦石則分布於不列顛島各處。由於需要用大量木炭(木頭在窯中焦化而成)熔化鐵礦石,木炭的生產集中在森林茂盛之地,如肯特、森林迪恩和阿登森林。當這些森林在18世紀迅速消失之時,英國人學會使用焦炭(煤在密封的條件下經高溫製成)。他們還發現了用煤驅動蒸汽機的方法,就此開發了工業革命的一種新能源。英國得天獨厚之處就在於奔寧山脈兩側靠近地表的地方,蘊藏著儲量巨大的煤礦。假如沒有鐵和煤,英國也許會像意大利一樣貧困;而擁有了這兩種礦藏,英國在那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首屈一指的工業強國。事實上,著名的牛津大學地質學教授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在15年宣稱:上帝將煤礦和鐵礦一起放在伯明翰,就是要表達這樣的目的:將英國變為地球上最富庶的國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